您好,欢迎访问企盟中国-官网!
  • 企盟微信
  • 客服微信

13182888882

全国咨询热线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资讯问答 > 咨询问答

安全生产“三管三必须”原则:深度解读与落地实践指南

2025-07-03 10:16

安全生产"三管三必须"原则是新时期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遵循。本文将系统解析这一原则的核心内涵、实施要点和落地方法,帮助企业和监管部门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。

一、"三管三必须"原则的提出背景与核心内涵

1. 政策溯源

首次提出:2020年国务院安委会明确要求

法律依据:《安全生产法》第三条"三管三必须"法定化

发展历程:从"管行业必须管安全"到完整表述的演进

2. 完整表述

3. 核心要义

责任全覆盖:破除安全只是安全部门责任的误区

全过程管控:融入业务各环节的安全管理

全员参与:从领导到一线员工的安全责任

二、"三管三必须"的分解实施框架

1. 管行业必须管安全(行业监管维度)

实施主体

各级行业主管部门

行业协会组织

重点措施

将安全生产纳入行业发展规划

制定行业安全标准规范

开展行业安全专项整治

典型案例

住建部门:建筑施工安全"两违"专项治理

交通运输部门: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攻坚年

2. 管业务必须管安全(业务管理维度)

实施主体

企业各业务部门

项目管理部门

落地方法

典型场景

采购部门:供应商安全资质审核

研发部门:安全设计(DFACS)融入产品开发

3. 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(企业主体维度)

责任体系

主要负责人:第一责任人

分管领导:直接责任人

部门负责人:"一岗双责"

管理要点

安全投入纳入年度预算

安全生产与绩效考核挂钩

事故处理"四不放过"

三、企业落实"三管三必须"的实操路径

1. 责任清单制定(示例)

2. 业务流程再造

采购流程:增加安全准入评审环节

新员工入职:三级安全教育嵌入HR系统

项目验收:设置安全一票否决制

3. 保障机制建设

会议机制:安全生产委员会季度例会

报告机制:安全绩效月度报告制度

奖惩机制:安全专项奖励基金

四、政府部门监管实施要点

1. 责任分工明确化

编制《安全生产权力和责任清单》

建立监管行业"白名单"制度

消除监管盲区(如新兴业态)

2. 监管手段创新

"互联网+监管":安全生产监管平台

信用监管:实施安全生产黑名单

差异化监管:基于风险分级

3. 协同机制构建

部门联席会议制度

联合执法检查机制

信息共享平台建设

五、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

问题1:责任推诿

表现

"这是安全部门的事"

"我们只管业务指标"

对策

制定《安全生产职责规范》

开展"职责边界"专项培训

实施跨部门安全审计

问题2:执行不到位

表现

安全与业务"两张皮"

检查流于形式

对策

开发安全业务融合工具包

设置安全观察员(SO)岗位

开展穿透式安全检查

问题3:能力不足

表现

业务人员不懂安全

安全人员不懂业务

对策

实施"业务+安全"复合型人才培养

开展情景化安全培训

建立内部安全专家库

六、数字化转型实践

1. 智能监管系统

企业安全风险"一张图"

隐患整改闭环管理

自动化预警预测

2. 物联网应用

设备状态实时监控

人员定位与行为分析

环境参数智能感知

3. 大数据分析

事故规律挖掘

风险趋势研判

精准监管决策

七、2024年最新政策导向

责任追究强化:推行安全生产"职责到岗"追责制度

标准体系完善:各行业制定"三管三必须"实施细则

试点示范推广:选树100家标杆企业

考核权重提升:安全生产在绩效考核中占比不低于15%

结语

落实"三管三必须"原则需要建立"明责、知责、履责、问责"的完整闭环。建议企业:一是开展全员安全责任状签订,二是实施业务安全融合度评估,三是建设数字化责任追溯系统。记住:安全生产不是附加题,而是必答题;不是选择题,而是必选项。只有真正将安全责任融入各层级、各岗位的日常工作,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。

长按扫码
13182888882
点击进行咨询